32504 館藏類型
國畫
中文品名
夏
山
雲
瀑
英文品名
渡海三家
朝代
清朝
代
民國
姓名
張爰
別名
字號
張大千
其他
識別
資料
大千居士
出生地點
四川省內江縣
分期
清
末
帝王
清
德宗
年號
光緒
年
年月
日
年月
年月
日
國籍
中華民國
族群
漢族
籍貫
四川省內江縣
活動
區域
中國
巴西
台灣
師承
曾熙
李瑞清
創作地點
台灣
創作歷程
年二十一歲從
李瑞清習畫至
年廬山圖完成
年元月展出
同年四月過世
張大千
潑墨潑彩
風格
由
一
九
六
年
初
發展
以來
經過
大
筆
寫意
潑墨
後
以
皴
筆
破
出
形象
墨
底
乾
後
潑彩
或
趁濕潑彩
彩
上
再
加
墨筆
等等
手法
的
試驗
在
一
九
六
八
年
揉合
線
與
面
之交
響
形式
的
長江萬里
趨於成熟
對於
礦
植物
顏料
的
層次
水份
的
控制
及
畫面
的
大
結構
之
掌握
都
得心應手
潑墨潑彩
風格
已然
成立
為
中國
繪畫
新
的
形式
語彙
張大千
自
以
一
九
六
七
年
以來
更
大量
運用
白
粉
於
潑彩
註
一
本
書
左上角
大
片
白
粉
彄
染成
雲
自
山凹
處
滿
溢
而
出
兼顧體積
與
飄逸
動
熊
尤
為難
能
特別
值得
一
提
的
是
本
幅
採用
與
長江萬里
圖
相同
的
飛鳥
俯瞰
角度
益
增
其
磅礡氣勢
觀
者
彷彿
森林眺覽潑墨潑彩帶動
著
茂密
夏
山
中
蒼翠大氣
的
流動
更
高處
尚
有
積雲
影
下
群
樹
鬱
列
的
青綠
色彩
或
起
或
伏
偶爾
雲
破
日
來
陽光
灑
下
的
斑斕
霎時照亮
了
煙嵐林木
中
的
屋宇
及
山坡
上
的
赭
紅
注
一
參見
莊
申
張大千
與
無
皴
畫
在
張大千
九
十
紀念
學術研討會論文集
頁
渡海三家
視覺
意象
潑彩
潑墨
其他
寫意
表現
題材
山水
作者
張大千
內容
五
十
九
年
庚戌八月
五
亭
湖
上
作
大千居士
爰
七
十
有
二
歲
類別
姓名章
齋館印
內容
張爰
大千
父
大千居士
自詡名山
足
此
生
己亥己巳戊寅辛酉
大
風
堂
印
74-01340 館藏類型
法書
中文品名
錄
石
遺
室
詩話
行書橫幅
姓名
王
孟瀟
別名
字號
字
瀟翁
出生地點
浙江
書體
行書
墨色
墨色
內容
吾
鄉
詩人
多
在
會
城
之
西南
庵
居
螺
洲
去
城
三十餘
里
築瀛趣
樓
而
江
南
幹
鄉
之
方
山
五峰
插
天
摺疊
如
列
屏
是
匡
盧
之
五
老
香煙
悍
過
之
由
馬
江
希望
則
又
突兀
似
五
虎
頭
故
俗
呼
五
虎
山
蒼茫嶠
名
不
著
也
洲
上
良田
廣
宅
有
華
殿
庵
具
林
塘
之
致
有
桫欏
樹
高
數
十
尺
有
水
松
者
皆
緣
以
朱
藤使者木本
者
然
猶
北
地
凌
宵
花
多
緣
楸
樹
而
生長
也
內容
癸亥夏日
錄
不
遺
寶
詩話
7473 館藏類型
版畫
中文品名
玄檀
趙
元帥
這
是
一
幅
武
財神
黑
虎
玄
壇
趙
公
明
的
神
禡
中
坐
身穿武將袍服
面容威猛
手
執鋼鞭
的
趙
元帥
兩旁
各
有
二
位
侍
神
神
案
前
蹲踞一體
形
較
小
的
黑
虎
上
題
玄
壇
趙
元帥
五
字
按
趙
公
明
名字
最早
見
於
晉
干
寶
搜
神
記
趙
公
明
死
後
封為
武
財神
故事
出自
封神演義
表現
形式
單版
雕刻
主題
類別
宗教
表現
題材
人物
識
文
位置
上
類別
刻款
書體
板
書名
稱
刀刻
識
文
內容
玄檀
趙
元帥
7474 館藏類型
版畫
中文品名
黑虎玄檀
英文品名
其他
品名
這
是
一
幅
武
財神
黑
虎
玄
壇
趙
公
明
的
神
禡
中
生
身穿武將袍服
面容威猛
手
執鋼鞭
的
趙
元帥
左
有
黑
虎
右
有
侍童
一
人手
執
珊瑚
枝
上
題
黑
虎
玄
壇
四
字
按
趙
公
明
名字
最早
見
於
晉
干
寶
搜
神
記
趙
公
明
死
後
封為
武
財神
故事
出自
封神演義
表現
形式
單版
雕刻
主題
類別
宗教
表現
題材
人物
識
文
位置
上
類別
刻款
書體
板
書名
稱
刀刻
識
文
內容
黑虎玄檀
75-03680 館藏類型
國畫
中文品名
石
上
小鳥
姓名
張爰
凌
淑
華
7638 館藏類型
版畫
中文品名
神荼鬱壘
這
對門
神
神荼鬱壘
雙
眼
有
鳳眼
環睛
之
別
都
穿戴戰袍
鎧甲
虎皮
虎
冠
手
持
盤
龍
金瓜鎚
威風凜凜
色彩
也
顯得斑斕華美
特別
是
兩
人
腳
下
各
踩
著
毛
匪
俄
魔
兩
象徵
共產黨
的
圖
象
可以
確定
應
為
年
後
在
台灣
地區
印製
反映
了當
時
反共抗俄
的
時局氣氛
表現
形式
單版
雕刻
識
文
位置
中上
下
類別
刻款
書體
板
書名
稱
刀刻
識
文
內容
中上
神荼鬱壘
下
毛
匪
俄
魔
77-00704 館藏類型
竹木
中文品名
木雕
伏
獅
尊者
朝代
民國
姓名
李松林
尊者
採
立
姿
立
於
山岩
上
旁
隨
一
玄
獅
獅
右
前肢搭
於
其
袍服
85-00420 館藏類型
版畫
中文品名
虎
門神
風格
山東濰坊
畫
虎
於
門
上
作為
避邪
的
典故
早
在
戰國時代
便有
乃
是
取
虎
為
百獸之王
能
執
搏
挫
銳
噬
食
鬼魅
所以
畫
虎
於
門
鬼
不敢
入
這件版畫
有
一
老虎
與
小
虎
色彩鮮艷
造型
具
拙趣
85-00446 館藏類型
版畫
中文品名
將軍
門神
神荼
風格
四川綿竹
這
對門
神
神荼鬱壘
雙
眼
有
鳳眼
環睛
之
別
都
穿戴戰袍
鎧甲
虎皮
虎
冠
手
持
盤
龍
金瓜鎚
威風凜凜
色彩
也
顯得斑斕華美
85-00447 館藏類型
版畫
中文品名
將軍
門神
鬱壘
風格
四川綿竹
這
對門
神
神荼鬱壘
雙
眼
有
鳳眼
環睛
之
別
都
穿戴戰袍
鎧甲
虎皮
虎
冠
手
持
盤
龍
金瓜鎚
威風凜凜
色彩
也
顯得斑斕華美
85-00455 館藏類型
版畫
中文品名
財神
趙
公
明
風格
四川綿竹
趙
公
明
為
道教
中
的
神明
乃
一
虛構
人物
姓
趙
名
朗
字
公
明
自
秦
時
避
世
山
中
虔誠
修道
漢代
張
道
陵
張
天師
入
鶴
鳴
山
精
修
時
收
之
為
徒
並
使
騎
黑
虎
守護
丹
室
張天師煉丹
功
成分
丹
使
趙
公
明
食
之
遂
能
變化
無窮
張
天師
命
其
守
玄
壇
故
又
稱為
趙
玄
壇
關於
趙
公
明
的
傳說
由來已久
但
大都
為
充滿
邪氣
鬼
氣
的
不祥
形象
直
至
封神演義
時
才
成
財神
是
武
財神
之
一
本
圖
即
以
跨
坐
黑
虎
上
的
將士
形象
來
表現
這
位
武
財神
85-00517 館藏類型
版畫
中文品名
金錢
虎
風格
江蘇桃花塢
民間
視
虎
為
神
獸
借
它
的
威猛勇武
而
鎮
邪
保安
寧
這件版畫
中
的
虎
全身
以
舊時
的
銅錢佈滿全身
除了
本身
原
具有
的
鎮
邪
作用
外
尚
有
招財
的
味道
識
文
位置
左
上
類別
刻款
書體
版
書名
稱
刀刻
識
文
內容
左
上
日
85-00531 館藏類型
版畫
中文品名
武
松
打
虎
戲曲年畫
風格
江蘇桃花塢
圖
中
人物
各
有
榜
題
文字
分別
是
張
千
李
萬
武
松
亭
長
地
保
另外
涼亭
景
陽
崗
也
有
標示
識
文
位置
上
類別
刻款
書體
楷書
名稱
刀刻
識
文
內容
上
景
陽
崗
武
松
打
虎
h0000282 館藏類型
青銅器
中文品名
虎
彝
其他
品名
虎
形
朝代
春秋
此
器
民國
十二
年
於
河南新鄭出土
虎
彝
為
六
器
之
一
或
稱為
獸
尊
臥
虎
狀
此
器
張
口
為
流
鑿
背
為
口
兩
目
炯炯有神
虎
之
頭
部
及
四
足
與
身體
的
的
交接
處
皆
飾
以
重環紋
造型
簡單
樸實
原名
虎
頭
兕
觥
器
足
極
短
睜眼
圓
瞪
口
張開
耳
豎起
尾
向上
捲
翹
與
有
鏈
之
蓋
連接
四肢上部
以
雷紋
為
飾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