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(159) 館藏精品
四
十
選
萃
館藏精品
四
十
選
萃
羅
桂
英
天字
六
二
號
歷史博物館
歷史文物
雙
月刊
民國
八
十四
年
十二月
第
五
卷
第
五
期
館藏精品
四
十
選
萃
春秋
雲龍罍
高
公分
深
公分
口徑
公分
腹圍
公分
重量
公分
雲龍罍
出土
於
河南新鄭
鄭
塚
形
制
為
歛
口
短頸
寬
肩
淺
腹圈
足球
狀
原
葬
於
墓穴南端偏
西
處
亦
名
龍
形
四
耳
尊
是
用
分鑄法
鑄
出
複雜
之
蟠龍
銜
耳
四
耳
間隙
處
有
四
圓形疤痕
原
貼
龜
目紋
恐
已
脫落
於
墓
坑
龜
目
象徵明察之意
故
又
名
龜
目
尊
此
器重
要
在於
紋飾
所謂
四
龍
耳
是
在
肩
部
的
龍耳飾
雙
龍耳飾
由
向上方形身軀
的
龍
和
向下
圓形
身軀
的
龍
相
蟠紋
向下
者
龍
口
銜環
雙
龍
身上
紋飾
各自
不同
方形
龍
用
前期
三角
細
渦紋
圓形
龍
則
飾
以
波狀鱗片
紋
器腹
上
半
是
雲
龍紋
中段
是
蟠
紋
即
罍
肩上
之
龍紋
紋飾
用
等
字形
不同
的
龍紋
作
三
方
連續
式
蟠紋
龍
首都
為
正面
身
飾
複葉狀
及
環
鱗
狀
紋
地
填
以
小
龍紋
腹
中上
部
為
帶狀
雙
齦
複葉狀
及
環
鱗
龍紋
空地
填
以
雲
雷紋
腹
最
下
段
飾
垂
葉
形
竊曲紋
由
葉狀
雙
齦
空地
填
以
雲
雷紋
腹
最
下
段
飾
垂
葉
形
竊曲紋
由
葉
名為
周
雲
龍
瓿
因為
罍
為
禮器
用以
盛
酒
瓿
為
常
器
用以
盛
流
盛
醋肉醬
因此
有
別
馬
衡
因而
更名
為
周
雲龍罍
2(160) 館藏精品
四
十
選
萃
館藏精品
四
十
選
萃
黃永川
歷史博物館
歷史文物
雙
月刊
民國
八
十四
年
十二月
第
五
卷
第
五
期
館藏精品
四
十
選
萃
宋
天王
像
縱
公分
橫
公分
絹
本
設色
本
件
天王
像
原名
宋人
仿
吳
道
子
巨型
人物
軸
無
款
前
國策
顧問
顧
祝
同
於
民國
五
十
六
年
贈
藏
本
館
通
幅
以
絹
本
繪成
為
現存
宋代
遺作
中
畫
幅
最
大
之中
堂
大
畫
佛家
謂
欲
界
六
天
之
最
下
天
在
須
彌
山
半
腹
之
四方
有
天王
謂
之
四
天王
東
曰
持
國
天王
南
曰
增長
天王
西
曰
廣
目
天王
北
曰
多
聞
天王
本
件
天王
像
作
西域
武人
臉孔
高
鼻
大
耳
凸
眼
厚
唇
虎
背
而
熊
腰
面貌
堂皇
頭
戴
小型
捲雲
冠
身
著
帛
製
圓形
護
鏡
之
甲
衣
兩
肩
綴
以
披
膊
下屬
配
有
吊
腿
手
持
鐵
鞭
緊
抱
腹
前
雙
叉
立
應
為
東方
之
持
國
天王
頭
上
光
環
滾滾
衣
裾
飛揚
神志
堅
毅
一
派
一
夫
當關
之
概
按
捲雲
冠
又
名
通天
冠
冠
前
加
金
博
山
外
用
青色
以
玉
犀
簪
導
之
為
宋
時
帝王
隆重
禮服
之
象徵
本
件
天王
像
頭
著
小型
通天
冠
庶
足
顯示
天王
之至
尊
從
衣著
之
有
火輪
及
番
蓮
等
紋飾
看
應
為
二
圖
成對
之
護法
天王
之
一
天王
屹立
雲
天
造型
肅穆
骨肉
清晰
勒
有力
鬚
髮
綿密
紋飾
華麗
筆
筆
相
因
絲毫
不
苟
尤
以
石
綠
石青
硃砂
胡
粉
層
層
打
染
襯
以
膚色
愈
覺
其
脫俗
而
神勇
放眼
古今
大
幀
人物畫
蹟
實
不可
同日而語
允
為
本
館
鎮
館
重寶
黃永川
2(161) 館藏精品
四
十
選
萃
館藏精品
四
十
選
萃
鄒
力
耕
歷史博物館
歷史文物
雙
月刊
民國
八
十四
年
十二月
第
五
卷
第
五
期
館藏精品
四
十
選
萃
明
監國
魯
王
壙
誌
長公
分
寬
公分
厚
公分
民國
四
十
八
年
八月
廿
二
日前
線
國軍
在
金門
舊
金城
東
炸
山
採
石
發現
古
墓
一
座
繼
於
墓穴
尋
獲
石碑
一
方始
知
為
南明
監國
魯
王
朱
以
海
壙
誌
同時
出土
者
尚
有
永曆
通
寶
方
磚
瓷
等
金門
政務委員
會
為
免
此
批
珍貴
文物
流失
遂
移交
國立歷史博物館典藏
壙
誌
碑
石
屬
玄武岩
刻
皇
明
監國
魯
王
壙
誌
八字
及
魯
王
畢生
事蹟
全
文
出土
時
右
額
已
破損
惟
碑
身
完整
該
篇
壙
誌
可
考
正
許多
舊
史
的
錯誤
根據
明
史記
載
監國
魯
王
的
末路
是
魯
王
於
明
末
以
海
遁
入
海
久
之
居
金門
鄭成功
禮
待
頗
恭
既
而
懈
以
海
不能
平
將
往
南澳
成功
使
人
沈
之
海
中
該
壙
誌
記載
魯
玉
素有
哮
疾
壬寅
十一月
十二
日
中
痰
而
夢
鄭成功
死
於
壬寅
五月
初
八
應
在
魯
王
之前
緣
鄭成功
提
兵
反清
復明
之際
明
宗室
多
徙居
台
廈
監國
魯
王
亦
在
其中
鄭
氏
皆
以
禮
待
惟
明
宗室
紛紛
立國
以
圖
匡
復
者
頗
有
人
在
其
所
部
諸
臣
雖
亦
同仇敵愾
不免
各
為
其
主
鄭
氏
既
奉
降
武帝
之
永曆
正朔
自
不能
再
奉
魯
王
魯
王
乃
與
鄭
氏
留駐
福建
金門
一度
遷居
南澳
旋
以
喘
疾
逝世
對
清廷
誣
稱
鄭成功
謀害
魯
王
一
事
據
此
碑文
而
得以
辨正
鄒
力
耕
2(162) 歷史文物
雙
月刊
十二月
號
歷史文物
雙
月刊
十二月
號
黃永川
歷史博物館
歷史文物
雙
月刊
民國
八
十四
年
十二月
第
五
卷
第
五
期
館藏精品
四
十
選
萃
宋
天王
像
縱
公分
橫
公分
絹
本
設色
本
件
天王
像
原名
宋人
仿
吳
道
子
巨型
人物
軸
無
款
前
國策
顧問
顧
祝
同
於
民國
五
十
六
年
贈
藏
本
館
通
幅
以
絹
本
繪成
為
現存
宋代
遺作
中
畫
幅
最
大
之中
堂
大
畫
佛家
謂
欲
界
六
天
之
最
下
天
在
須
彌
山
半
腹
之
四方
有
天王
謂
之
四
天王
東
曰
持
國
天王
南
曰
增長
天王
西
曰
廣
目
天王
北
曰
多
聞
天王
本
件
天王
像
作
西域
武人
臉孔
高
鼻
大
耳
凸
眼
厚
唇
虎
背
而
熊
腰
面貌
堂皇
頭
戴
小型
捲雲
冠
身
著
帛
製
圓形
護
鏡
之
甲
衣
兩
肩
綴
以
披
膊
下屬
配
有
吊
腿
手
持
鐵
鞭
緊
抱
腹
前
雙
叉
立
應
為
東方
之
持
國
天王
頭
上
光
環
滾滾
衣
裾
飛揚
神志
堅
毅
一
派
一
夫
當關
之
概
按
捲雲
冠
又
名
通天
冠
冠
前
加
金
博
山
外
用
青色
以
玉
犀
簪
導
之
為
宋
時
帝王
隆重
禮服
之
象徵
本
件
天王
像
頭
著
小型
通天
冠
庶
足
顯示
天王
之至
尊
從
衣著
之
有
火輪
及
番
蓮
等
紋飾
看
應
為
二
圖
成對
之
護法
天王
之
一
天王
屹立
雲
天
造型
肅穆
骨肉
清晰
勒
有力
鬚
髮
綿密
紋飾
華麗
筆
筆
相
因
絲毫
不
苟
尤
以
石
綠
石青
硃砂
胡
粉
層
層
打
染
襯
以
膚色
愈
覺
其
脫俗
而
神勇
放眼
古今
大
幀
人物畫
蹟
實
不可
同日而語
允
為
本
館
鎮
館
重寶
黃永川
2(167) 館藏精品
四
十
選
館藏精品
四
十
選
萃
羅
桂
英
天字
六
三
號
歷史博物館
歷史文物
雙
月刊
民國
八
十四
年
十二月
第
五
卷
第
五
期
館藏精品
四
十
選
萃
春秋
蟠龍方壺
高
公分
深
公分
外公
分
口徑
公分
長
二
尺
八
寸
重量
公克
此
器
由
河南新鄭
鄭
塚
出土
蟠龍方壺
一
對
形
制
為
長
頸
束腰
垂
腹圈
足
斂
口
外
反
寬
口
邊飾
不
規則
乳丁
紋
歷史博物館
存
其一
蓋上
是
仰
帽
式
細密
蟠螭紋
鏤空雕飾
蓋
外壁
係
帶狀細密
雙
八字
蟠螭紋
上
綴
乳丁
作
三角
折
線
式
安置
壺
頸部
上
為
山形
雙
齦
上
綴
乳丁
作
三角
折
線
式
安置
壺
頸部
上
各
有
一
大型
龍耳飾
底座
為
雙
龍
伏
底
虎
形
龍
飾
為
本
期
紋飾
之
特徵
緣
於
周代禮制嚴謹
於
祭祀
典禮
中
有
一定
的
禮儀
格式
所
致
壺
用作
禮器
時
必
成雙
燕
禮
尊
於
東
楹
之
西
兩
方
壺
即
祭祀
時
要
放
兩個
盛
酒器
在
殿堂
門
內
東
側
柱
的
西面
方
壺
者
為
尊
卿
大夫
而
設
製作
華美
非
他
器
所
能
比擬
壺
有
盛
酒
與
盛
水
之
功能
蓋
壺
乃
酒器
如
瓠象形
匏
曰
瓠
匏瓠轉注
形
別
意
同
故
匏瓠相通
壺
形
如
瓠
故
以
壺
代
瓠
蟠龍方壺
初
名
蟠龍
尊
周禮
六
尊
犧
尊
象
尊
箸
尊
壺
尊
太
尊
山
尊
以
待
祭祀
賓客
之
禮
周禮
方
尊
中
有
壺
尊
即
壺
形
酒器
尊
壺
異名
實
同
用
也
羅
桂
英
27404 館藏類型
漆器
中文品名
剔紅
方
盤
朝代
清
剔紅
是
宋朝發展起來
的
一種
漆
藝
其
特點
是
雕
法
圓熟
鋒
藏
不
露
而
朱漆
鮮
厚
無
敲裂紋痾
明清
承
其
遺緒
而
紋飾
構圖
尤
精
如
本
件
剔紅
方
盤
即
以
疏密
有
致
層次
井然
的
花鳥
紋飾
取勝
依
漆
質
判斷
為
清
初
製作
34640 館藏類型
國畫
中文品名
事事如意
英文品名
渡海三家
朝代
清朝
代
民國
姓名
張爰
別名
字號
張大千
其他
識別
資料
大千居士
出生地點
四川省內江縣
分期
清
末
帝王
清
德宗
年號
光緒
年
年月
日
年月
年月
日
國籍
中華民國
族群
漢族
籍貫
四川省內江縣
活動
區域
中國
巴西
台灣
師承
曾熙
李瑞清
創作地點
台灣
創作歷程
年二十一歲從
李瑞清習畫至
年廬山圖完成
年元月展出
同年四月過世
畫
四
個
柿子
諧音
事事
取
事事如意
之
吉祥
意味
這
是
中國畫
常見
的
題材
因為
張大千
巧妙
的
題
句
使
畫
作
意義
更為
豐富
末
句
鄭
廣
文
即
唐代
名士
鄭
虔
開元
二十
五
年
為
廣
文
館
學士
好
琴酒
篇
詠
與
杜甫
李白
為
詩
酒友
工
山水
進
獻詩
篇
及
書畫
玄
宗
御
筆
題
曰
鄭
虔
三
絕
在
大千
句
中廣
文
即
指
鄭
虔
但
文
恰
與
上
句
落葉
可
堪
題字
之
字
對應
落葉歸根
明年
春
來
又
開花結實
此
時
畫
柿
即
取
世
之
義
是
張大千
自
比
鄭
虔
詩書
畫
可以
世
世
流傳
不但
事事如意
且
世
世
如意
因此
畫面
有
兩
對
柿子
可
視為
事事
世
世
之
寓意
渡海三家
視覺
意象
潑墨設色
其他
寫意
表現
題材
蔬果
內容
霜
重
寒
多
日
易
離
離
朱
實
欲
然
雲
祇
因
落葉
堪
題字
三
絕
流傳
鄭
廣
文
六
十
五
年
九月
爰翁
年
七
十
有
八
類別
姓名章
內容
丙辰
張爰
之
印
大千居士
35234 館藏類型
法書
中文品名
楷書扇面
朝代
清
末
姓名
林
銊
別名
字號
字
宏
用
出生地點
福建泉州
書體
楷書
自
運
自
運
墨色
墨色
類別
詩
內容
韓
幹
之
馬
四
其一
在
陸
驤
首
奮
鬣
若
有所
望
頓足
而
長
鳴
其一
砍
涉
尻
高
首
下
擇
所
由
濟
跼
踳
而
未
成
其二
在
水
前者
反
顧
若
以
鼻
語
學者
不
應
欲
飲
而
留
行
以為
馬
也
則
以前
無
羈絡
後
無
策
為
野馬
也
則
隅
目
聳
耳
豐
臆
細毛
皆
中
度
程
類別
題跋
名款
作者
林
銊
書體
楷書
位置
畫心
內容
咨
龍
宗兄
大人
教
正
丙
中
夏
弟
鉞
類別
姓名印
書體
篆書
刻
作
陰刻
內容
銊
印
7395 館藏類型
版畫
中文品名
天
清
三
寶
天
尊
活動
區域
華北
畫心
左上角
以
鉛筆標註
此
版畫
所
刻
繪
即
道教
祀奉
最
主要
的
神祇
玉
清
元始
天
尊
上
清
靈
寶
天
尊
太
清道
德
天
尊
合
稱
三
清天
尊者
高明
貴
真
三
界
之
主
天人
之
師
也
三
清
尊
神
皆
為
天
尊
可見
三
清
是
道教
尊
奉
的
極
高明
極
尊貴
的
天神
道教
信仰
中
相信
一切
教義
及
道理
皆
由
道
所
生
道
是
宇宙
萬物
的
元始
為
了
宗教
教義
所
需
道教
把
道
演
譯
為
洪
元
混
元
太
初
三
個
世紀
再
化為
三
元
三
氣
由
此
變為
三
位
至高
的
尊
神
正是
一
氣化
三
神
圖
中
中央
是
居
上位
的
元始
天
尊
第二
位
的
靈
寶
天
尊
持
如意
居
右方
第三
位
的
道德
天
尊
太上老君
老子
持
扇
居
左方
表現
形式
單版
雕刻
主題
類別
宗教
表現
題材
人物
識
文
位置
上
類別
刻款
書體
板
書名
稱
刀刻
識
文
內容
天
清
三
寶
天
尊
78-00005 館藏類型
竹木
中文品名
竹雕
儷影
雙
雙
朝代
民國
姓名
陳
銘
堂
本
件
作
掛屏
形式
鏤
雕
一
對
雞
雌雄
駐足芭蕉
上前
後部
留青
78-00010 館藏類型
竹木
中文品名
竹根
雕
鄉
居
懷舊
朝代
民國
姓名
顏
鄭
森
以
竹根
製成
本
件
作
掛屏
式
刻
鄉
居
農家
及
老嫗
老
叟談話
呈現
主題
78-00011 館藏類型
竹木
中文品名
竹根
雕
鄉
居
懷舊
朝代
民國
姓名
顏
鄭
森
以
竹根
製成
本
件
作
掛屏
式
刻
鄉
居
農家
及
老嫗
老
叟談話
呈現
主題
81-00197 館藏類型
法書
中文品名
書
贊草書橫幅
朝代
清朝
代
民國
姓名
溥儒
別名
字號
溥心畬
其他
識別
資料
西山逸士
出生地點
北京
分期
清
晚期
帝王
清
德宗
年號
光緒
年
年月
日
分期
當代
年
年月
日
國籍
滿清
族群
滿族
籍貫
北京
活動
區域
北京
西山
台灣
創作地點
台灣
創作歷程
年歲
無師自通
作畫
年歲
去世
墨色
墨色
內容
厥
初生
民
始
立
文字
象
物
麗
形
蛇
蟠
龜
掣
秦
吞
六合
文書
易
制
圓
曰
斯
篆
方
稱
邈
隸
芝
英
垂
露
蟲鳥
仙人
潛
龍
欲
躍
蠖
屈
求
伸
輕
疑
煙
落
重
比
雲
屯
鍾
真
張
草
杜
蔡
八
分
圻
見
幡
瓠
轉
親
魚
戲
緩
如
游
龜
疾
如
奔
驥
剛
則
象
天
柔
則
法
地
越
女
擊劍
夏
羿
張
弓
控
絃
志
彀
揮
刃
成
風
經營
結構
平準
定
中
審
曲
面
勢
思
侔
考
工
其
規
不
忒
其
變
無
家
類別
名款
作者
溥儒
書體
草書
位置
畫心
內容
溥儒
撰
并
書
類別
姓名章
書體
篆書
刻
作
陰刻
內容
溥儒
h0000286 館藏類型
青銅器
中文品名
盤
龍
方
壺
朝代
春秋
此
器
由
河南新鄭
鄭
塚
出土
蟠龍方壺
一
對
形
制
為
長
頸
束腰
垂
腹圈
足
斂
口
外
反
寬
口
邊飾
不
規則
乳丁
紋
歷史博物館
存
其一
青銅
質
綠鏽堅實
斑駁瑰麗
壺
蓋上
是
仰
帽
式
細密
蟠
璃
紋
鏤空雕飾
蓋
外壁
係
帶狀細密
雙
八字
蟠
璃
紋
上
綴
乳丁
作
三角
折
線
式
安置
壺
頸部
上
為
山形
雙鉤
紋
為主
上下
配
以
字
轉
尾
紋
頸部
左右
各
有
一
大
形
龍耳飾
底座
為
雙
龍
伏
底
虎
形
龍
飾
為
本
期
紋飾
之
特徵
方
壺
者
為
尊
卿
大夫
而
設
製作
華美
非
他
器
所
能
比擬
壺
有
盛
酒
與
盛
水
之
功能
蓋
壺
乃
酒器
如
瓠象形
匏
曰
瓠
匏瓠轉注
形
別
意
同
故
匏瓠相通
壺
形
如
瓠
故
以
壺
代
瓠
蟠龍方壺
初
名
蟠龍
尊
周禮
六
尊
犧
尊
象
尊
箸
尊
壺
尊
太
尊
山
尊
以
待
祭祀
賓客
之
禮
周禮
方
尊
中
有
壺
尊
即
壺
形
酒器
尊
壺
異名
實
同
用
也
h0000363 館藏類型
青銅器
中文品名
蟠龍紋
方
壺
朝代
春秋
酒器
為
一
對
另
一
為
輝
字
一
三
二
號
器
形
偏橢方形
一
對
龍
銜環
耳
腹
下垂
鼓出
口頭
腹
均
扁
方
而
圓
角
圈足高原
蛟龍纏交
頭
部
凸
起
線條流暢
h0000364 館藏類型
青銅器
中文品名
蟠龍紋
方
壺
朝代
春秋
酒器
為
一
對
另
一
為
輝
字
一
三
一
號
器
形
偏橢方形
一
對
龍
銜環
耳
腹
下垂
鼓出
口頭
腹
均
扁
方
而
圓
角
圈足高原
蛟龍纏交
頭
部
凸
起
線條流暢
|